南京翡翠滨江 | AAI国际建筑
阅读:2825 2023-06-04


 




古之营造,“非于大山之下,必于广川之上”。

强调, “一峰则泰华千寻,一勺则江湖万里”。


现今,盖亚宪章写明

“让设计:

受到大自然的启发,并可持续,健康,节约和多样化。

像内部的种子一样从生物体展开。
存在于“连续存在”和“重新开始”之中
遵循流程,灵活和适应性强。
满足社会,身体和精神需求……“


自然,体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,也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创造的理念。

建筑,作为映射了人类世界观的创造物,在建筑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,产生了各种在自然影响下的经典作品,如赖特的 “流水别墅”、“西塔里森”,建筑从内到外的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。

赖特称:“体现出周围环境的统一感,把房子做成所在地段的一部分”。

化山为居



01


建筑群微微转向,顺应流淌的长江,顺江边建筑转向后,江边所观,楼影层叠,街道纵横,往来交通络绎不绝,滔滔江水奔流不息,江水的壮阔如一副长卷在面前缓缓展开;

而在城市道路边,微折的山墙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,形成多层次的视觉冲击,引导出更丰富宽阔的街边景致。

南京眼步行桥

建筑端庄,正向的坐南背北,谙合中国历代深宅大院的风水礼制,也让江两岸自然与繁华的景致引入每户室内,赋予家居生活诗意的典雅。

总平面图

效果图


02


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,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”。设计在致敬外部自然的同时,没有忘记自己也属于环境的一部分。

楼宇顺外围布局,围合出共享大尺度中央庭院,模拟出山涧起伏的自然谷地。庭院也自然被顺路方向与南北向建筑围合划分,形成江南语境下微妙的空间变化。空间边缘的转折区域,细微地联络了人与自然的心里过度,引导内庭层次丰富的景观,顺着交接的转折微空间融入每家每户。



03


山水是自然的外表,而山水之下下蕴含的历史则是自然的内里。


青瓦白墙、砖雕门楼,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江浙建筑,蕴含着江浙的诗意与典雅,是南京的古韵。

极具现代气息高耸飞扬的南京眼,是古都的朝气。

建筑的表情以白灰两色为主调,对应着青瓦白墙;构成的风格简约飘逸,叙述着古都今日蓬勃的朝气。

水平向的立面表情让建筑与江河对话,亮白色包裹的铝板反衬出粼粼的波光。在铝板的边缘,细致地增加了灰色的层次,呈现苏浙地域细腻的情感表述。

每栋门厅外楔形门框内,透出温暖的古铜色对景墙,用一丝暖色的温馨迎接每位归家的住客。

社区大堂

入户大堂

围合谷中的庭院空间也透出各种生活场景,漫步林中水涧,静赏春花秋月,膝边孩童嬉戏,树下倾诉虫鸣鸟叫,家的温暖与美好的自然的,悦动的生命交融,伴随着场景变换,白石深砖浅水低矮的纤细扶栏,无处不体现江浙山水中的温婉。

观景点

入口的形式用精细的铝板框,增加入口的标识度,精细雅致的格栅如同楼台的轩窗,隔绝外部视线的纷扰,同时提升近人尺度的精致感,呈现出江南水乡精致的生活态度,过度了从世间的热烈到家园的宁静,暗示了每个人从外向内,从相处到独处的转换。入口前白色石材下方漫射出细细的光晕,步入此处,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柔化,城市繁忙的热闹已在身后,更衬的建筑同自然一般安静。

入口细节

经过一路自然与建筑安静的洗礼,终于卸下疲惫,轻松的往沙发上一躺,得见静静的江水与晚霞交相呼应。可谓是“结庐在人境”,悠然见北水,怡然自得。时而与两三好友品茗论尽天下事,时而与家人温酒共赏十五月圆夜。人生佳境,莫过于此。





 




名       称:南京万科翡翠滨江

业       主:南京源佳置业有限公司

地       址: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友谊街与双闸路交叉路口

用地面积:45091 ㎡

建筑面积:149100 ㎡

建筑方案: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

景观设计:A&N尚源集序-Collection Studio

室内设计:深圳市进化设计咨询顾问有限公司

施工图设计: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

业主设计师:金宏、夏璐、严晨、冯盛华、冯聪、袁超、侯伟

摄      影:梅可嘉

设计团队:Bill Fang、Shaofeng Du、Zhibei Ren、Laizhen Chen、Qicheng Zhang


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、招聘、资讯等内容,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。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,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,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,ARCHINA 将配合对接,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,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。


评论


请 [登录] 后评论

关于项目